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69中文网 www.69zww.gg,红顶商人胡雪岩(胡雪岩全传)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    见了七姑奶奶,彼此都有隔世之感,两人对望着,忍不住心酸落泪——

    一个月不见,头上都添了许多白发,但自己并不在意,要看了对方,才知道忧能伤人,尤其是胡雪岩,想到病中的七姑奶奶,为他的事焦忧如此,真忍不往想放声一恸。

    每一回见了面,七姑奶奶第一个要问的是胡老太太,只有这一次例外,因为她怕一问,必定触及胡雪岩伤心之处,所以不敢问。但螺蛳太太却是怎么样也不能不问的。

    “罗四姐呢?只怕也老了好多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不是!如今多亏她。”胡雪岩接下来谈了许多人情冷暖的境况。

    七姑奶奶的眼圈红红的,不时有泪珠渗出来。

    “息一息吧!”瑞香不时来打岔,希望阻断他们谈那些令人伤感的事,最后终于忍不住了,用命令的语气说:“要吃药睡觉了。”

    “喔,喔!”胡雪岩不免歉疚“七姐,你好好儿息一息,心放宽来,有应春帮我,难关一定过得去。”

    于是古应春陪着胡雪岩下楼,刚在书房中坐定,听差来报,有客相访,递上名片一看,是电报局译电房的一个领班沈兰生。

    “大概是杭州有复电来了。”古应春将名片递给胡雪岩“此人是好朋友,小爷叔要不要见一见?”

    “不罗!”胡雪岩说“我还是不露面的好。”

    “也好!”古应春点点头,出书房到客厅去会沈兰生。

    书房与客厅只是一墙之隔,房门未关,所以古、沈二人交谈的声音,清晰可闻。

    “有两个电报,跟胡观察有关,我特为抄了一份送来。”是陌生的声音,当然是沈兰生。

    接下来便没有声音了。胡雪岩忍不住从门缝中张望,原来没有声音是因为古应春正在看电报。

    “承情之至。”古应春看完电报对沈兰生说:“如果另外有什么消息,不分日夜,务必随时见告。老兄这样子帮忙,我转告胡观察,一定会有酬谢。”

    “谈不到此。我不过是为胡观察不平,能效绵薄,聊尽我心而已。”

    “是,是。胡观察这两天也许会到上海来,到时候我约老兄见兄面。”

    “好,好!我告辞了。”

    等古应春送客出门,回到书房时,只见他脸色凝重异常,显然的,那两个电报不是什么好消息。

    “应春,”胡雪岩泰然地问。“电报呢?怎么说?”

    “竞想不到的事。”古应春将两份电报递给了他。

    这两份电报是申报驻北京的访员发来的两道上谕,第一道先引述顺天府府尹周家楣,以及管理顺天府的大臣,左都御史毕道远的复奏,说奉旨彻查协办大学士刑部尚书文煜在阜康福存款的经过,指出有一笔存银四十六万两,其中十万两为前江西藩司文辉所有,而据文辉声称,系托文煜经手代存;另外三十六万两,帐簿上只注“文宅”字样,是否文煜所有,不得而知。

    象这样的案子,照例“着由文煜明白回奏”文煜倒说得很坦白,他在这二十年中,曾获得多次税差,自福建内调后,又数蒙派充“崇文门监督”廉傣所积,加上平日省俭,故在阜康福存银三十六万两。

    上谕认为他“所称尚属实情”不过“为数稍多”责成他捐出十万两,以充公用。这十万两银子,由顺天府自阜康福提出,解交户部。

    “应春,”胡雪岩看完这一个电报以后说:“托你跟京号联络一下,这十万两银子,一定要马上凑出来,最好不等顺天府来催,自己送到户部。”

    “小爷叔,”古应春另有意见“我看要归入整个清理案去办,我们似乎可以观望观望。”

    “不!这是一文都不能少的,迟交不如早交。”

    “好!既然小爷叔这么说,我就照你的意思办好了。”古应春又说:“请先看了第二个电报再说。”

    一看第二个电报,胡雪岩不觉色变,但很快地恢复如常“这是给左大人出了一个难题。”他沉吟了一会问:“左大人想来已接到‘廷寄’了?”

    “当然。”

    “这里呢?”胡雪岩说:“明天申报一登出来,大家都晓得了。”

    “明天还不会,总要后天才会见报。”

    胡雪岩紧闭着嘴沉吟了好一会:“这件事不能瞒七姐。”

    “是的。”古应春停了一下又说:“她说过,就怕走到这一步。”

    “她说过?”

    “是地。”古应春还能说出准确的日期“四天以前跟我说的。”

    “好!”胡雪岩矍然而起:“七姐能看到这一步,她一定替我想过,有四天想下来,事情看得很透彻了。我们去同她商量。”

    于是古应春陪着他复又上楼。脚步声惊动了瑞香,蹑着足迎了出来,先用两指撮口,示意轻声。

    “刚睡着。”

    古应春还未答话,胡雪岩已拉一拉他的衣服,放轻脚步踏下楼梯。回到书房的胡雪岩,似乎已胸有成竹,说话不再是瞻顾踌躇的神气了。

    “应春,你替我去跟沈兰生打个招呼,看要怎么谢他,请你做主。顶要紧的是务必请他不要张扬。”

    “我刚才已经关照他了。”

    “再钉一钉的好。顺便到集贤里去一趟,告诉老宓,我住在这里。”胡雪岩又说:“我趁七姐现在休息,好好儿想一想,等你回来,七姐也醒了,我们再商量。”

    卧室中只有三个人,连瑞香亦不得其闻。七姑奶奶果然心理上早有准备,当胡雪岩拿电报给她看时,她平静地问:“是不是京里打来的?”

    “是军机处的一道上谕。”古应春说:“让你说中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变成乌鸦嘴了。”她问她丈夫说:“上谕不是啥七个字一句的唱本,我句子都读不断,总还有不认识的字,你念给我听!”

    于是古应春缓慢地念道:“现在阜康商号闭歇,亏欠公项及多处存款,为数甚巨。该号商江西候补道胡光墉,着先行革职;即着左宗棠饬提该员,严行追究,勒令将亏欠多处公私等,赶紧逐一清理。倘敢延不完缴,即行从重治罪。并闻胡光墉有典当二十余处,分设各省,茧丝若干包值银数百万两,存置浙省。着该督咨行该省督抚一一查明办理,将此谕令知之。”念完问道:“听明白没有?”

    “这还听不明白?”七姑奶奶抬眼说道:“小爷叔,恭喜、恭喜!比我原来所想的好得多。”

    胡雪岩一愣,古应春亦觉突兀,脱口问道:“喜从何来?”

    “朝廷里把小爷叔的案子交给左大人来办,还不是一喜?”七姑奶奶说:“这是有人在帮小爷叔的忙。”

    这一说,胡雪岩首先领悟“真是旁观者清。”他说:“如说有人帮忙,一定是文中堂,他同恭王是亲戚。”

    “嗯、嗯。”古应春问他妻子:“你说比你原来所想的好得多,你原来怎么想的?”

    “事情过去了,不必再说。”

    “不!”胡雪岩的声音很坚决“到了这步田地了,而且还要同你彻底商量,有话不必忌讳。”

    “我原来以为革职之外,还要查抄。现在只左大人‘严行追究’,而且不是勒令完清,是勒令‘清理’,后面又说要左大人去公事给各省督抚,查明办理。照这样子看浙江刘抚台要听左大人的指挥,要他查才查,不要他查就不查。这个出入关系很大。”

    经七姑奶奶一说破,胡雪岩领悟到,其中大有关系。因为目前负清理全责的浙江巡抚刘秉璋,他虽出身淮军,但本人也是翰林,所以不愿依附李鸿章。话虽如此,由于与淮军的关系根深,不免间接会受李鸿章的影响。胡雪岩既为李鸿章认作左宗棠的羽翼,必须加以翦除,那么期望刘秉璋能加以额外的援手,便等于缘木求鱼了。如今朝廷将阜康所欠公私各款交左宗棠逐一清理,左宗棠便可直接指挥德馨办理,这一来对胡雪岩自然非常有利。

    “七姐,你是一语点醒梦中人。如今该怎办,请你这位女诸葛发号施令。”

    “小爷叔不要这么说。我出几个主意,大家商量,第一,应该打个电报给德藩台,让他心里有数;刘抚台管不到那么多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错,这个电报马上要打。”

    “左大人那里当然要赶紧联络。”七姑奶奶问:“小爷叔,你是自己去一趟呢?还是让应春去面真一切?”

    “我看我去好了。”古应春自告奋勇“小爷叔没有顶戴不方便。”

    这话在胡雪岩是正中下怀。奉旨革职的人,当然只能穿便衣,这对左宗棠来说,倒是无所谓的事,但江宁是全国候补道最多的地方,为人戏称“群盗如毛”一到华灯初上,城南贡院与秦淮河房一带,碰来碰去的称号都是“某观察”人家当然还是照旧相呼,但胡雪岩不知是默受,还是要声明,已是一介平民。这里尴尬的情势,能避免自然求不得。

    因此,他即时说道:“对!应春请你辛苦一趟。见了左大人,你是第三者的地位,比较好说话。”

    “是!我明天一早就走。还有啥话要交代?”

    “你特别要为德晓峰致意,他很想走左大人的路子。左大人能在封疆大吏中,多一个帮手,也是好的。”

    古应春也知道,德馨对升巡抚一事,非常热中,如果能找机会为他进言,并取得左宗棠的承诺,保他更上层楼,那一来德馨自然就会更加出力来帮胡雪岩的忙。

    “不过,德藩台的复电,今天不到,明天一定会到,洋人那面,接不上头,似乎不大好。”古应春说:“丝能脱手,到底是顶要紧的一件大事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情形不同了,归左大人清理,这批丝能不能卖,就要听他的了。”胡雪岩紧接着说:“此所以你到江宁去最好,可以当面跟左大人谈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备藩台复电来了,说可以卖呢?”

    “那也要听左大人的。”

    “事情不是这样办的。”七姑奶奶忍不住开口“如今是洋人这面重要,价钱谈不拢不必谈,谈拢了又不能卖,要请示左大人,时间上耽误了,洋人或许会变卦。”

    “七姐的话不错。”胡雪岩马上作了决定“丝是一定要脱手的,现在不过价钱上有上落,日子也要宽几天。应春,你明天先把买主去稳住,你同他说,交易一定做得成,请他等几天。现在洋人也晓得了,一牵涉到官场,做事情一定要有耐心,几天的工夫不肯等,根本就没有诚意,这种户头,放弃了也没有什么可惜。”

    “好!我明天一早去,去了回来就动身。”古应春忽然发觉:“咦,老宓怎么还不来?”

    原来古应春去看沈兰生时,照胡雪岩的嘱咐,顺道先转到集贤里,阜康虽已闭歇,宓本常与少数伙计,还留守在那里。宓本常听说胡雪岩来了,即时表示,马上就会到古家来“同大先生碰头”这句话到此刻,将近三个钟头了,何以踪影不见?

    “丑媳妇总要见公婆面,他会来的,小爷叔吃消夜等他。”七姑奶奶说:“消夜不晓得预备好了没有?”

    “早就预备好了。”瑞香在外面起坐间中,高声回答,接着进了卧室,将坐在轮椅上的七姑奶奶推了出去。

    消夜仍旧很讲究,而且多是胡雪岩爱吃的食物,时值严寒,自然有火锅,是用“糟钵头”的卤汁,加上鱼圆、海参、冬笋,以及名为“胶菜”的山东大白菜同煮。这使得胡雪岩想起了老同和。”

    “应春,”他问“你看见阿彩了?”

    “看见了。”

    “哪个阿彩?”七姑奶奶问:“好象是女人的名字。”

    胡雪岩与古应春相视而笑。由于胡雪岩现在的心境,倒反而因为京里来的消息而踏实了,所以古应春觉得谈谈这段意外的韵事,亦自不妨,当即开玩笑地说:“小爷叔如果当时再跟阿彩再一面,说不定现在是老同和的老板。”

    以这句笑谈作为引子,古应春由昨夜在老同和进餐,谈到这天上午与阿彩的对话,其问胡雪岩又不时作了补充,这段亘时二十余年的故事,近乎传奇。七姑奶奶与瑞香都听得津津有味。胡雪岩借此也了解了许多他以前不知道、甚至想象不到的情节,尤其是阿彩如此一往情深,大出他的意料,因而极力追忆阿彩当年的模样,但只有一个淡淡的、几乎不成形的影子,唯一记得清楚的是,纤瘦与一双大眼睛。

    这顿消夜,吃到午夜方罢。宓本常始终未来。“算了!”胡雪岩说:“明天早上再说,睡觉要紧。”

    这一夜睡得不很舒适,主因是古家新装了一个锅炉,热汽由铅管通至各处,这是西洋传来的新花样,上海人称之为“热水汀”胡雪岩元宝街的住宅虽讲究,却尚无此物。但虽说“一室如春”胡雪岩却不不甚习惯,盖的又是丝绵被,半夜里出汗醒了好几次,迫不得已起床,自己动手,在柜子里找到两条毛毯来盖,才能熟睡。

    醒来时,红日满窗。瑞香听得响动,亲自来伺候漱洗,少不得要问到胡家上下,胡雪岩只答得一句:“都还好。”便不愿多谈,瑞香也就知趣不再下去了。

    上楼去看七姑奶奶时,已经摆好早餐在等他了,照例有一碗燕窝粥。胡雪岩说道:“谢谢!七姐你吃吧。”

    “为啥不吃?”七姑奶奶说:“小爷叔,你不要作贱自己。”

    “不是作贱自己。我享福享过头了,现在想想,应该惜福。”

    七姑奶奶未及答言,只听楼梯上的脚步声,异常匆遽,仿佛是奔了上来的。大家都定睛去看,是古应春回来了。

    “小爷叔,”他说:“老宓死掉了!”

    “死掉了!”胡雪岩问:“是中风?”

    “不是,自己寻的死路,吞鸦片死的。”古应春沮丧地说:“大概我走了以后就吞了几个烟泡,今天早上,一直不开房门,阿张敲门不应,从窗子里爬进去一看,身子都僵了。”阿张是阜康的伙计。

    “是为啥呢?”胡雪岩摇摇头“犯不着!”

    “小爷叔,你真正厚道。”七姑奶奶说:“他总觉得祸都是他闯出来的,没有脸见你。他来过两回,一谈起来唉声叹气,怨他自己不该到宁波去的。那时候”

    七姑奶奶突然住声不语,胡雪岩便问:“七奶,你说下去啊。”

    七姑奶奶没有答他的话,只问她丈夫:“你怎么晓得你一走了,他就吞了几个烟泡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告诉我,昨天我一走,他就关房门睡觉了,那时候只有八点钟,大家都还没有睡。”

    “那么,”七姑奶奶紧接着问:“大家倒没有奇怪,他为啥这样子早就上床?”

    “奇怪是奇怪,没有人去问他。”古应春答说:“阿张告诉我,他当时心里就在想,不是说要去看大先生,怎么困了呢?他本来想进去看一看,只为约了朋友看夜戏,中轴子是杨月楼的‘八大锤带说书’,怕来不及,匆匆忙忙就走了。看完夜戏吃消夜,回来就上床,一直到今天早上起来去敲门,才晓碍出了事。”

    七姑奶奶不作声了,但脸上的神色,却很明显表示出,她另有看法。

    “阜康的人也还有好几个,当时就没有一个人会发现?”胡雪岩又说:“吞鸦片不比上吊,要死以前,总会出声,莫非就没有一个人听见?”

    “我也这么问他们,有的说一上床就睡着了,没有听见,有的说逛马路去了,根本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“这也是命中注定。”七姑奶奶终于忍不住开口:“不是人死了,我还说刻薄话,照我看是弄假成真。”

    “你是说,他是假装寻死?”古应春问。

    “你又不是不晓得,他随身的好个明角盒子里,摆了四个烟泡,在人面前亮过不止一回。”

    “喔,”胡雪岩很注意地问:“他是早有寻死的意思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!”七姑奶奶看着古应春说:“我不晓得你听他说过没有?我是听他说过的。”

    “他怎么说?”胡雪岩问。

    “他说:我实在对不起胡大先生,只有拿一条命报答他。”

    “七姐,你倒没有劝他,不要起这种念头?”

    “怎么没有。我说:古人舍命救主的事有,不过赔了性命,要有用处。没有用处,白白送了一条命,对胡大先生一点好处都没有。”

    “他又怎么说呢?”

    “他说,不是这样子,我对胡大先生过意不去。”七姑奶奶又说:“他如果真的是这样想老早就该寻死了。迟不死,早不死,偏偏等到要同你见面了,去寻死路。照我想,他是实在没有话好同小爷叔你说,只好来一条苦肉计。大凡一个人直的不想活了,就一定会想到千万不要死不成,所以要挑挑地方,还要想想死的法子,要叫人不容易发现,一发现了也死不成,他身上的烟泡,照我想,阜康的伙计总也见过的,莫非他们就没有想到?说了要来看大先生,忽然之间关了大门睡觉,人家自然会起疑心,自然会来救他。这样子一来,天大的错处,人家也原谅他了,他也不必费心费力说多少好话来赔罪了。哪晓得偏偏人家留心不到此,看戏的看戏,逛马路的逛马路,睡觉的睡觉,这都是他想不到的。小爷叔你也不必难过,他这样子一死,不必再还来生债,对他也是有好处的。”

    “死了,死了,死了一切都了掉了。”胡雪岩说:“他的后事,要有人替他料理。应春,我晓得他对你不大厚道,不过朋友一场,你不能不管。”

    “是的。我已经叫阜康的伙计替他去买棺材了。尽今天一天工夫,我把他的后事料理好,明天动身。”古应春又问:“是不是先打个电报给左大人?”

    “应该。”

    于是古应春动笔拟了个由胡雪岩具名、致左宗棠的电报稿说:“顷得京电,知获严谴,职谨回杭待命,一闻电谕,即当真到。兹先着古君应春赴宁,禀陈一切。”胡雪岩原执有左宗棠给他的一个密码本,为了表示光明磊落,

    一切尊旨办理,特别交代古应春用明码拍发。

    “洋人那里呢?”胡雪岩又问:“谈妥了?”

    “好!”胡雪岩向七姑奶奶征询:“七姐,你看我是不是今天就动身?”

    “要这样子急吗?”

    “我是由宓本常寻死联想到杭州,申报的消息一登,一定有人会着急,不晓得会出什么意外。所以我要赶回去,能在申报运到这前,赶回杭州最好。”

    “说得一点不错。”七姑奶奶答说:“昨天晚上我们光是谈了公事,本来今天我还想同小爷叔谈谈家务。现在小爷叔已经想到了,就不必我再说。赶紧去定船吧。”

    “我来办。”古应春说:“定好了,我马上回来通知。”

    等古应春一走,胡雪岩又跟七姑奶奶秘密商量,一直到中午,古应春回来,说船已定好,花三百两银子雇了一只小火轮拖带,两天工夫可以回杭州。

    胡雪岩专用的官船,大小两号,这回坐的是吃水浅的小号,小火轮拖带着,宛如轻车熟路,畅顺无比,黄昏过了海宁直隶州,进入杭州府境界,当夜到达省城,在望仙桥上岸,雇了一乘小轿,悄然到家。

    “这么快就回来了?”螺蛳太太惊讶地问“事情顺手不顺手?”

    “一时也说不尽。”胡雪岩问:“老太太身子怎么样?”

    “蛮好。就是记挂你。”

    “唉!”胡雪岩微喟着,黯然无语。

    “我叫他们预备饭,你先息一息。”螺蛳太太唤着阿云说:“你去告诉阿兰,叫她禀报太太,说老爷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这是她守着嫡庶的规矩,但胡雪岩却拦住了“不必,不必!”他说:“等我们谈妥当了,再告诉她。”

    这一谈谈到四更天,胡雪岩方始归寝。螺蛳太太却不曾睡,一个人盘算了又盘算,到天色微明时,带着阿云去叩梦香楼的房门,与胡太太谈了有半个时辰,方始回来,唤醒胡雪岩,伺候他漱洗完毕,开上早饭来,依旧食前方丈。

    “从明天起,不能再这样子摆排场了。”

    螺蛳太太急忙解释:“原是因为你头一天回来,小厨房特别巴结。”

    “小厨房从明天起,也可以撤消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晓得。”螺蛳太太说:“这些事我会料理,你就不必操这份心吧!”

    胡雪岩不作声了,朝餐桌上看了一下说:“到大厨房去拿两根油炸桧来。”

    古来奸臣无数,杭州人最恨的是害死岳飞的秦桧,所以将长长的油条称之为“油炸桧”意思是他在十八层地狱下油锅,又写做“油灼脍”胡家下人多,每天大厨房里自己打烧饼、炸油条,从来不尝的胡雪岩,忽然想到此物,无非表示今后食贫之意,螺蛳太太觉得大委屈了他,也怕下人加油添酱当作新闻去传说,或者还有人会骂他做作,所以当面虽未拦阻,却向阿云使个眼色。这俏黠丫头,自能会意,到外面转了一圈回来说:“已经歇火不炸了,冷油条最难吃,我没有要。”

    “没有要就不要了。”螺蛳太太说道:“老爷也快吃好了。”

    胡雪岩不作声,吃完粥站起。恰好钟打八下,便点点头说:“是时候了。”

    “阿云!”螺蛳太太开始发号施令:“你叫人把福生同老何妈去叫来。随后通知各房姨太太,到二厅上会齐,老爷有话交代,再要告诉阿兰,请太太也到二厅上,”

    她说一句,阿云应一句。不一会,男女总管福生与老何妈应召而至,螺蛳太太吩咐福生,在二厅上升火盆,然后将老何妈唤到一边,秘密交代了好些话。

    胡家这十来年“夜夜元宵,朝朝寒食”各房姨太太此时有的刚刚起身,正在漱洗,有的还在床上。其中有两个起得早的,都从丫头口中,得知胡雪岩已于昨夜到家。这两位姨太太,一个素性懒散,听过丢开,只关心她的一架鹦鹉,一缸金鱼,天气太冷,金鱼冻死了两条,令人不怡;另一个性情淳厚,服事胡雪岩,总是处处想讨他的欢心,深知胡雪岩喜欢姬妾修饰,所以梳洗以后,插戴得珠翠满头,换了一件簇新的青缎皮袄,打算着中午必能见到胡雪岩——每逢他远道归家,必定召集十二房姨太太家宴,如今虽非昔比,她认为老规矩是不会改的。

    因为如此,等丫头一来传唤,她是首先到达二厅的。胡雪岩觉得眼前一亮“唷!”他说“你一大早就打扮得花枝招展,好象要赶到哪里去吃喜酒,是不是?”

    宋姑娘在胡家姬妾中排行第五。胡雪岩一向喜欢她柔顺,加以性情豁达,虽遭挫折,未改常度,所以这样跟她开玩笑地说。

    宋姑娘却不慌不忙地先向胡太太与螺蛳太太行礼招呼过了,方始含笑答说:“听说老爷回来了,总要穿戴好了,才好来见你。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